出处:《南史·胡谐之传》:“帝言次及广州贪泉,因问柏年:‘卿州复有此水不?’答曰:‘梁州唯有文川、武乡、廉泉、让水。’”
出处:《南史·陆澄传》:“澄当世称为硕学,读《易》三年不解文义,欲撰《宋书》竟不成。王俭戏之曰:‘陆公,书厨也。’”
出处:《南史·袁昂传》:“幸因约法之弘,承解网之宥,犹当降等薪粲,遂乃顿释钳赫,敛骨吹魂,还编黔庶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萧修传》:“修静恭自守,埋声晦迹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陈伯之传》:“夫迷途知反,往哲是与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宋纪中·前废帝》:“事毕,将奏靡靡之声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宋武帝纪》:“番禺之功,俘级万数,左里之捷,鸟散鱼溃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虞荔传》:“卿年事已高,气力稍减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颜延之传》:“君诗若铺锦列绣,亦雕缋眼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袁昂传》:“推恩及罪,在臣实大,披心沥血,敢乞言之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宋孝武帝纪》:“少机颖,神明爽发,读书七行俱下,才藻美甚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陈庆之传》:“名军大将莫自牢,千兵万马避白袍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吕僧珍传》:“一百万买宅,千万买邻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贼臣传·侯景》:“初,景之围台城,援军三十万,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王融传》:“(融)诣王僧佑,因遇沉昭略,未相识。昭略屡顾盼,谓主人曰:‘是何年少?’融殊不平,谓曰:‘仆出于扶桑,入于汤谷,照耀天下,谁云不知,而卿此问?’昭略云:‘不知许事,且食蛤蜊。’”
出处:《南史·可尚之传》:“太保王弘每称其清身洁己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顾欢传》:“乡中有学舍,欢贫无以受业,于舍壁后倚听,无遗忘者。夕则燃松节读书,或燃糠自照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王泰传》:“年数岁时,祖母集诸孙侄,散枣栗于床。群儿竞之,泰独不取。”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注引《融家传》:“年四岁时,每与诸兄共食梨,融辄引小者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顾欢传》:“乡中有学舍,欢贫无以受业,于舍壁后倚听,无遗忘者。夕则然松节读书,或然糠自照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王莹传》:“丈人一旨,如汤浇雪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