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0回:“那个夸说李家小姐标致,说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,心中活泼起来。”
出处:五代·王周《巫庙》诗:“日既恃威福,岁久为精灵,依草与附木,诬诡殊不经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春一草枯则为灾,秋一木华亦为异。”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同窗友认假作真,女秀才移花接木。”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若将有限心识作无限中用,如将方木逗圆孔。”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洪教头道:‘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,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,皆道我是枪棒教师,来投庄上,诱些酒食钱米。’”
出处:清·褚人获《坚瓠补集·关社引》:“维兹六月,忽有斩竿揭木之事。”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我虽比他尊贵,但绫锦纱罗,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,羊羔美酒,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:“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
出处: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负手曳杖,消摇于门,歌曰:‘泰山其颓乎!染木其坏乎!哲人其萎乎!’”
出处:宋·陆游《忽得京书有感》诗:“白发苍颜七十翁,朽株枯木略相同。”
出处:
出处: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抚节悲歌,声振林木,响遏行云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晋·郭象注:“死灰槁木,取其寂寞无情耳。”
出处:清·王闿运《序》:“覆鹿遗蕉,亡猿灾木,非敌非寇,自倾自覆。”
出处:
出处:宋·赵与时《宾退录》第二卷:“蚍蜉撼大木,多见不知量也。”
出处: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虽李绂、孙嘉琻之无过,犹一切被赭贯木以挫辱之。”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张延朗传》:“若使罄山采木,竭泽求渔,则地官之教化不行,国本之伤残益甚,取怨黔首,是黩皇风。”
出处:唐·杜甫《寄杜位》:“寒日经檐短,穷猿失木悲。”